2016年 第02期目录
理论研究 (1) 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创新探索-以“绿色湖南建设”为例 刘新庚[1,2];陈微微[1,2] (6) 创业计划竞赛对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邓立治;武婧 (13)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对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李世辉;刘爱东 (18) 基于第二、第三课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刘旺 (21)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杨颖;武兵 (25)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策略研究 谢晓默 (29) 基于创新团队建设视角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-以辽宁工业大学“先进材料”大学生创新团队为例 王冰;唐立丹;齐锦刚;刘伟东;刘亮 (31)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胡剑锋;百里清风;商量 (35) 基于创新创业型思维企业家式技能的河南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田小平 (39) 基于博弈视角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风险管理研究 陈怀涛[1,2];陈初昇[1,2] (43) 地方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吴建章 (47) 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、经验及促进策略研究 马素伟[1,2];范洪[1,2] (51) 基于特色创新平台的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-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专业为例 邓召文;王保华;冯樱;高伟;石振 (54) 运用劳务派遣方式解决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屈振辉[1,2];范崇源[1,2] (57) 廉洁教育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协同研究 张冬冬;蒋汝根 (60)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实践育人体系探索 朱飞 (63) “互联网+”模式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张彤 模式探索 (67) 基于双轮驱动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研究 马勇[1];杨洋[2];周霄[3] (71) 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欧阳静;杨华明 (75) 地级市师范类本科院校“三加一”创业教育模式探究-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 龚劲丹[1];苏世彬[2] (80) 体现自主创新意识的工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-以“数字信号处理”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 李忠海;金海洋;崔建国;邢晓红;曹洋 (83) 中加合作项目机电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春杰[1];柳舟通[2];黄磊[1];华文林[1];夏国宏[1];王国贤[3] (86)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本科生导师制项目主导培养模式研究 黄佳祯;王唯洁 (89) 基于产业集群效益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思考-以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 石百晟 专题调研 (94)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-基于湖南部分高校的调查与分析 石共文[1];张武装[2];梁旭如[3];陈志斌[1] (98)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科研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-以S学院为例 吕健;朱明 (104) 浙江沿海地区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顾秋阳;冶治玲;王志军 (108) 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及思考 程燕;李丹 教学革新 (111) 我国本科高校小班教学开展现状、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柳德荣 (115) 互联网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拓展--项基于“百日试炼”的实证研究 李小川;阳东东 (119) 基于TRIZ理论的课堂素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-以“传感器原理与应用”课程为例 刘利秋;卢艳军;高云红 (122) 拉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培养 余艳红 (125) 企业家精神与英语专业教育融合探析 王广;姚少霞 (130) 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留学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-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例 潘一;赵健博;杨双春;张亮;王鑫;李婵 基础建设 (133)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拔与培养 武增海 (135) 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秦捷 (138) “双主体”办学模式下校企党建共建创新研究 周月友[1,2];刘刚[1,2] 管理创新 (141) 高校校企合作运作流程研究 许雷 (146)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思考-以东北地区某重点综合性大学为例 衣长涛[1];丁连涛[2];朱宇[2];牛爽[3] (151) 继承优良家风与树立正确“三观”关系之探究 康雁冰[1,2];李亚芳[3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