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 第01期目录
理论研究 (1) 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-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 丁俊苗 (7) 大学生创业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关联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蒋侃;唐竹发 (11)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谋划与战术探究 党咨文;张小辉;张瑛;安玉兴 (18) 众创时代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研究-基于创业型城市建设视角 李新生;国秀琴 (22) 基于创业过程的高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构建 蔡荃 (25)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敏 (29)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展望 孙娜 (35)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“特色平台”的构建与实践 孙方红;徐萃萍;鲍亚楠;陈佳;赵思华 (38)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思考 黄玮;贾冯睿;李焱斌;孙文卓;张瑞军 (41)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-以南京大学“三三制”本科人才培养为例 董婷;王唯 (47)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探析 曹楠楠 (49) 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探索 周莹莲;胡凤忠 (52) 大学生诚信缺失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李新仓;卢聪 (55) 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佟伟伟 (58) 环境规制下企业排污控制创新方法研究 陈海汉 模式探索 (62) “三加一”创业教育模式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探究-以福州大学为例 苏世彬[1];陈坚民[2];李广培[1];吴炳德[1] (67) 安全评价课程四层级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吴雅菊;田宏;佀庆民 (71) 电气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俊国;郭宁;郭文敏;李长明;迟晓红;胡海涛;张晓虹 (74)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高校共青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-以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为例 李瑞宝 专题调研 (78) 成就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关系: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艾娟;周海燕;严晶华;黄红霞 (81)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制约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-基于2160名大学生的调查 冉陆荣;徐杨;何建笃 (84)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与调研分析-以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学科创新团队为例 连晋毅;张喜清;要志斌;赵富强 (88) 工科高校大学生高层次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探索-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 白元儒 (94) 郑州市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思考 张丽青;郭秋霞;门华阁;刘龙茜;段春扬 (97) 湖南省高校本科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凌云;"笃诚秉正"辅导员诚信教育团队课题组 (101) 基于慕课视角的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探析-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“传热学”课程为例 贾冯睿;马丹竹;潘颢丹;李焱斌 (104) 通信类应用型人才行业素质培养研究-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王菁;黄彩云;杨保华;李双希 教学革新 (107) 论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法教学中的运用 王新生;杜卫红;戴谋富 (110) 专业系列课程的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的探索与实践-以中南大学基于微生物工程的专业系列课程为例 余润兰;曾伟民;周洪波;李交昆 (114) 法学教育创新中的法律知识传播能力之培养-以法教义学方法为理论视角 姜瀛[1,2];王博[1,2] (118)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专业改革-以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“新闻采编与制作”为例 袁源洁 (122)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彭勇宜;李宏建;郭光华 (126) 互联网+BOPPPS教学在“汽车构造”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-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卢曦[1];王建伟[2];李小红[2] (129) 认知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输入新模式-动态平衡框架假说 李景萱 基础建设 (133) 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的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宣传工作成效影响因素探析 许志铭 (136)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创新 许春华 (140) 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宣传的创新研究 张艺腾 (143) 基于渗透式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鸿莹 (146) 幕课带给高校教材出版的思考 张婵云 (149)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四维路径探析-以福建省高校为例 林志凯;赵鹏;林桂兰;涂秀珍 (153) 浅析留学生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-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 潘一;张传盈;杨双春;张亮;鹿钦礼;王媛 (156) 《创新与创业教育》约稿启事
|